画虎成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60小说网www.thefaceshop-com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走往百花园的这条路,应该是这个植物园里最漂亮的一条道路了。

看那道路两侧整齐的行道树,虎永刚一开始还以为是棕榈树,等看到标牌才知道,那是蒲葵。

只见那蒲葵高大挺拔,修长高耸,叶大如扇,荫浓如盖,在笔直地通向远处的柏油小路的映衬之下,那如哨兵般阵列的树干,更是拉长了景深。

这让刚从太阳底下走到这阴凉小径的虎永刚夫妻两人,顿时觉得舒畅无比,恨不得一直徜徉其间,正所谓:“林深便静坐,径浅却幽深!”

这条蒲葵小道快到百花园入口处时,与另一条通往植物园北门的道路交汇,而那里有一座号称是西双版纳第一吊桥的罗梭江铁索吊桥。

而这吊桥,有了60年的历史,几经周折、几经磨难,才有了现如今这个模样。

自古以来,地处罗梭江大拐弯的勐仑镇,就是商贸跨江渡口的好地方。来往于普洱茶之源地易武镇、边城勐腊,以及南下老挝和泰国的商队,均要在此登船渡江,再通过骡马和牛,把普洱茶等商贸物资运输到其它地方。

所以,现在吊桥所在的大体位置,就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古渡口之一。

50年代末,国家决定成立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植物园,受命创建的着名植物学家蔡希陶,带领一批科技人员来到这里。

他看到这罗梭江一衣带水,环绕而成形成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葫芦岛,恰逢易武县(当初名称)被撤销,留出空地,因此便决定选址于此。

在建园之初,岛上尚有七户傣族人家,专门从事摆渡的营生,傣语叫做“曼摆乃”。

吊桥头的老酸角树,便是当初古渡口的傣族人家所植,而植物园小区内的古榕树,则是当年商队歇脚之地。

中科院植物园进驻葫芦岛之后,进出一直都是依靠渡船摆渡,出行非常不便,遇到急事或人员突发疾病等,就只能冒险游泳渡江。

历史上曾有好几位建设边疆的职工,淹死在罗梭江凶猛的波涛之中。

1965年,有位国家领导人来访,一位外出买菜的职工,又一次不幸葬身江中。在领导人的督促下,中科院才拨款修建了此桥。

时隔一年,一座现代化的钢索桥跨江飞架南北,从此可谓天堑变通途,一时成为佳话。

因为这是西双版纳历史上第一座跨江铁索桥,每有贵宾游客到访,都会到桥上合影留念。

如着名的作家丁玲、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开局举报系统,我超脱了

开局举报系统,我超脱了

朱旁逸
“各位旅客,列车即将到达泰安站,请在泰安站下车的旅客准备好自己的行李下车。” “各位旅客......” 周正带着行李跟着沸腾的人流走出车站,不紧不慢的上了1路公交车。 习惯性的走到众人身后,坐到最后一排靠窗的座椅上,闭眼假寐,心中默念。 “系统!” 一道常人无法看到的光幕展开。
言情 连载 104万字
团宠锦鲤小福宝,旺家旺夫旺全村

团宠锦鲤小福宝,旺家旺夫旺全村

朵瑞米发娑
老黄家总算生了个闺女。 穷得叮当响的日子总算有了奔头。 黄老太:我家福宝的脚丫子都是香喷喷的,谁敢动她,我就跟谁拼了。 黄大郎摸着自己闺女的脑袋,经常走路能捡到宝贝的感觉可真好。 福宝的几个哥哥更是恨不得把她拴在自个儿身上。 “呀!我今儿个抓到一条大青鱼……” “诶!我今儿个在山里抓到两只野鸡……” “哈!我今儿个在河边捡到好多好多野鸭蛋……” “你们这有啥?我今天在路边捡到一头牛……”黄老头摸着
言情 连载 0万字
乡村医生

乡村医生

奉天小哥
李小龙与功夫巨星同名,命运确是一波三折,尝尽了世人的白眼!而他坚强的活着,一次奇遇改变他的一生!走上了人生的巅峰。
言情 连载 42万字